長途騎乘|騎沒多久就腿軟?  7招有效提升續航力

長途騎乘|騎沒多久就腿軟? 7招有效提升續航力

無論你是熱愛週末長距離拉練的車友,還是熱衷於團騎與比賽的進階玩家,你是否也曾經歷過這些狀況?風大體力消耗快、跟車技術抓不準、輪車節奏混亂、單手補給手忙腳亂,甚至過彎後加速斷節奏。其實,許多公路騎士遇到的問題,往往都能透過觀念與技巧的調整迎刃而解!以下 7 個公路車騎乘關鍵技巧,搭配智慧車錶輔助使用,將幫助你有效節省體力、提升效率,讓每一趟出騎都更穩定、更具信心!

目錄

  • 把握破風技巧,有效節省體力

  • 跟車距離掌握得宜,降低風阻風險

  • 配合默契團隊,輪車節奏更順暢

  • 過彎起身加速,維持穩定輸出

  • 熟練單手補給,補水吃食不手忙

  • 騎乘安全與違規須知,保護自己與他人

  • 善用車錶輔助,全面掌控騎乘數據

 

把握破風技巧 有效節省體力

在開放路段獨騎時,風阻對體力的消耗極大。若能參與團騎或集團訓練,利用前方車友提供的破風保護,可有效降低約 20%~30% 的阻力消耗,讓續航更有餘裕。初學者可從與固定團隊練習開始,觀察其他騎士的踩踏頻率與姿勢,學習團騎中的節奏與秩序。透過實戰逐步掌握跟車節奏,騎乘效率將大幅提升。

 

 

跟車距離掌握得宜 降低風阻風險

緊貼前車雖可最大化破風效益,但過近距離也存在極高風險。建議初期練習時保持一組輪組的距離,習慣後逐漸縮短至半個輪組甚至更近。搭配穩定的視線與預判能力,才能真正穩定節能又安全。避免頻繁搖擺或忽快忽慢的速度變化,是降低意外發生的關鍵。

 

 

配合默契團隊 輪車節奏更順暢

在團騎中,學會正確輪替是維持速度與體力的關鍵。以鏈式輪車為例,每人頂風約 30~60 秒後向旁側退出,再慢慢退回尾端接續,下一人補位頂風。切記維持原本速度,不可退位後突然衝刺,破壞節奏會讓集團效率大打折扣。初學者可利用車錶監控速度穩定度,避免不自覺加速。

 

 

過彎起身加速 維持穩定輸出

彎道出彎時,若停踩過久會導致斷節與拉扯。建議使用高踏頻快速加速或立即起身抽車,將速度迅速拉回原先節奏。這項技巧在競賽或高速團騎中特別重要,練習時可從空曠路段模擬彎道操作開始。適時轉換齒比並掌握彎道視角,是穩定過彎後輸出的關鍵要素。

 

 

熟練單手補給 補水補膠不手忙

長距離訓練一定會涉及水分與能量補給。單手操作不熟練時極易打滑或偏移車道,建議從空地練習單手控車開始,練習將水壺穩定取出、喝水、放回。一旦熟悉後就能在路上輕鬆補給不失控。進階練習則可嘗試單手吃能量膠或能量棒,並培養前方無障礙環境下進行補給的判斷力。

 

 

騎乘安全與違規須知 保護自己與他人

許多比賽對於是否能跟車或輪車有明確規範,例如鐵人賽中的分齡組通常禁止任何形式的集團騎行。即使平時訓練有效學會相關技巧,仍須因應比賽規則彈性調整。保持對賽制的了解與尊重,是每位成熟騎士應有的素養。比賽前詳細閱讀規則與路線圖,能避免不必要的違規與扣分。

 

 

善用車錶輔助 全面掌控騎乘數據

騎乘過程中若能結合車錶如 Bryton Rider S810,將能讓每次訓練更有數據依據。無論是即時顯示心率、踏頻、速度、功率,或是在輪車過程中透過快捷資訊頁快速查看雷達、電量與感應器狀態,S810 都能協助騎士提升效率、保持節奏。更重要的是,其無縫記錄與圖形化訓練顯示,能幫助你即時回顧並優化訓練內容。多樣化的螢幕自訂功能也讓你能根據訓練目標靈活安排每頁資訊,提升每次出騎的科學性與掌控感。

 

 

公路車騎行的樂趣,在於速度與團隊默契交織的節奏中持續成長。從破風、輪車、補給,到數據追蹤,真正的進步來自於細節的累積與觀念的深化。下一次出門騎乘,不妨將這幾個技巧加入你的訓練內容,搭配智慧車錶的即時輔助,讓每一段路途都能更穩定、更安全,也更值得挑戰!

 

想知道選擇哪一台車錶最適合自己?

👉 了解 Rider S 系列旗艦功能 S810S510 

👉 探索經典車錶 Rider 系列 750SE46017 

Leave a comment

Please note, comments need to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.